甘家动态
大 事 记
文明创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行系列活动
[ 发布日期:2010/10/19    阅读次数:2310    改变字体大小:      ]
  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自觉传承、保护优秀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和广度。2010年10月12日——10月17日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团委共同举办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校园行系列活动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浦口校区举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派出了新成立不久的“甘家大院艺术团”几十位成员参加此项活动。
  10月12日中午,艺术团的10位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人走进该校,在广场上进行现场技艺展演活动,彩绘葫芦、南京剪纸、中国结、木雕技艺、南京传统彩扎工艺等10大类具有南京地区特色的传统技艺展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同学前来驻足欣赏,面对现场同学们的热情请教,省级剪纸传承人马连喜老师当场讲授并演示了一些剪纸的技巧,并现场表演了剪菊花这一拿手绝活,抖嗡传承人孙光辉老师也利用手中的嗡向同学们表演了许多精彩的抖嗡技艺,如猴子爬杆、鲤鱼跃龙门、八仙过海等……吸引了在场的许多同学大家纷纷跃跃欲试,现场气氛异常火爆。
  10月13日下午,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三位指导教师分别围绕非遗内容开设了三场各具特色、趣味生动的专题讲座:诗词楹联专家袁裕陵老师的“国学精华——文史哲纵横谈”讲座、绳结艺术家汤虹老师的“神奇的中国结”讲座,以及金陵张氏剪纸传人张钧老师的“金陵剪纸艺术的欣赏与剪纸制作”讲座。下午1:40,讲座在学校的报告厅、综合楼分别开始,每个可容纳200多名同学的大教室内均座无虚席,同学们或用纸、笔记录老师的讲座内容,或用相机拍摄下活动现场热烈的气氛。在国学讲座现场,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的教学课件配合袁裕陵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在中国结讲座现场,汤虹老师以演代讲,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简易的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并邀请现场感兴趣的同学走上讲台、亲自操作,让同学们体会到小小的中国结里蕴含的丰富寓意;在剪纸讲座现场,张钧老师通过对剪纸作品的赏析,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我国南北方剪纸的差异,并重点介绍了南京剪纸“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见细,拙中见灵”的艺术特色,并现场展示了其剪纸的过程。最后还邀请两位同学上台 “PK”现学的剪纸作品。极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讲座现场传来同学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10月15日晚,在学校的滨江广场上,一场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内容的“滨江之夜”迎新晚会将此次校园行活动推向高潮。晚会开始,学校党委副书记祁正新、团委副书记陈海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沈浩在嘉宾席就坐,广场四周围满观看演出的同学,现场昆曲、京剧、越剧、南京传统白局白话等20位艺术家的表演与该校同学们自编自导的歌舞、戏曲联唱、舞龙表演穿插进行,在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传统艺术的魅力让同学们如醉如痴,现代歌舞的表演引来同学们的阵阵叫好。
  10月17日,滨江学院的40多名同学还来到民俗博物馆参观,举行民俗和非遗传承论坛交流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本窗口
上一篇:南京市“我是小小传承人”主题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及获奖营员名单 [2010/10/12]
下一篇:2011第九届文博之夏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夏令营活动方案 [2011/6/21]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0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