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布可言画民俗之

妙“布”可言画民俗之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认知节气的脉络,打开一扇通向自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天地万物遵循着自然规律,生生息息,循环往复,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蕴藏着的奥秘……不论农耕还是饮食,无一不遵循着天时变化、四季流转。妙“布”可言画民俗活动便是根据节气的不同物候与农事特点所设计的,让你充分感受节气魅力,感叹大自然之美。 霜 SHUANGJIANG ERSHISIJIEQI 降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古代,它是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么二十四节气里到底蕴含着哪些有趣的农事知识呢? 10月21日(周一),霜降节气前夕,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布贴画传承人祁竞将走进浦口实验学校,围绕“霜降”主题,讲述节气里的故事,开展一场“妙‘布’可言画民俗之霜降”布贴画活动。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南京日报社联合主办。活动中,祁竞老师将布贴画与二十四节气巧妙融合,给小记者们打开一扇通向自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活动时间:2019年10月21号(周一)12:30-13:30活动地点:浦口实验学校报告厅或美术教室参与对象:学校南京日报小记者(62人)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非遗小知识布贴画 以布作为原材料,集剪纸、刺绣、绘画创作为一身,融合各家之所长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与油画、水彩画、国画等画种不同,布贴画创作利用的是布料自身的肌理及其独特的纹理图案作为创作元素,剪刀替代画笔,通过巧妙的剪、创造性的粘贴,看似无序堆集的各色花布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其创作形式多样,将废弃布料和零碎布头整合利用,极具环保价值。其创作题材多样,人物、风景、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极具灵活性与多样性。布贴画创作雅俗共赏,将之借鉴融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授课教师 祁 竞 
高级工程师 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贴画》传承人 弘扬民俗传统,传承非遗文化, 妙“布”可言画民俗 给你“布”一样的节气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