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动态
大 事 记
文明创建

 

 

 

甘家历史丨“南京梅兰芳”——汪剑耘
[ 发布日期:2020/7/8    阅读次数:1943    改变字体大小:      ]

汪剑耘(1917—1975),甘贡三先生的长婿,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被誉为“南京梅兰芳”。

 1917年,汪剑耘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父亲是一名私塾先生,家里设有学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家里都希望他继承父业,而汪剑耘从小却对京剧情有独钟,他甚至瞒着家人和好友一同参加过京剧培训,并根据自己的嗓音、外形条件接受了老师的建议,确定学唱行当为“旦”。

 甘南轩组织的“新生社”成员中,数甘贡三长婿汪剑耘造诣最高,他饰演的青衣和花旦行当,声腔、扮相、动作诸方面都酷似梅兰芳,有“南京梅兰芳”之称。抗战时期,汪剑耘在重庆时,曾得到梅兰芳师兄王蕙芳的亲授指点,收益颇大。

 他早年曾拜当时在南京开金陵大戏院的乔鸿年先生为师,学习“ 旦”行。汪剑耘天性聪慧,悟性极高,扮相秀丽,学艺刻苦。汪剑耘第一次在内桥青年会礼堂登台唱《女起解》就一炮而红,那是上世纪30年代初。 

1932年——1942年间,汪剑耘拜当时与梅兰芳齐名的王蕙芳学艺。后又拜花旦、玩笑旦、闺门旦、刺杀旦等戏都独树一帜的筱翠花为师,艺事大进。在40年代南京盐务局京剧队中,汪剑耘与杨畹农、王振祖、王丽雯并称盐务局“四大名旦。

在票戏过程中,汪剑耘结识了甘贡三先生的长子甘南轩、四子甘律之。因为常在一起演戏,切磋技艺,志趣相同,年龄相仿,汪剑耘与二甘便成了知心好友,也成为甘家常客。在甘家,汪剑耘认识了甘贡三先生的长女甘长华。二人常在一起听曲、学戏,由互相了解进而产生了爱慕之情。

1939年汪剑耘和甘长华在重庆结为伉俪。与金陵票界名门甘家的联姻,构成了汪剑耘得天独厚的艺术渊源。从30年代初开始学戏,经过近20年的磨砺,尤其是经过甘家大院中的艺术熏陶,汪剑耘打下了深厚的表演基础,名气也愈来愈大。

1951年8月10日,

在热心人士的促成和甘律之的帮助下,

汪剑耘正式拜梅兰芳先生为师,

亲聆梅氏真传。

拜师仪式在上海马思南路梅公馆举行,

许多戏曲界名人及梅门弟子出席。

由于汪剑耘基础扎实,功力深厚,又得到梅大师的真传,艺事大进。1954年他接受了许多内外行朋友的建议,成立了汪剑耘京剧团,正式“下海”成为一名专业的京剧演员,组团领衔巡回演出于各大城市,受到好评。与此同时,甘南轩、甘律之兄弟,也“下海”参加了汪剑耘京剧团。

汪剑耘京剧团成立后,常演出于江苏、天津、重庆、安徽、山东等地。行当齐全,戏码硬整,很受欢迎。汪剑耘演出了不少梅派戏,包括许多早期梅派剧目如《六月雪》、《玉堂春》、《洛神》等。

汪剑耘的表演极具感染力,据当年观看演出的票友回忆,他演《六月雪》中德窦娥,“法场”一出,两名侩子手挟窦娥上场,汪剑耘念到“上天,天无路;入地,地无门……”所表达的那种冤沉海底、极度绝望的强烈感情,使两位饰演刽子手的演员都有些招架不住……

“南京梅兰芳”这个美誉除了是对汪剑耘艺术方面的肯定外,也是对他人品的肯定;他从梅兰芳大师那里学到了梅派艺术,更学到了梅大师真诚坦荡、谦虚谨慎的作风。从业余京剧爱好者到著名的京剧演员,从“票界四大名旦”到“南京的梅兰芳”,汪剑耘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学艺道路,得到了艺术上的升华。

 


 
打印本页』 『关闭本窗口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丨雷雨初歇暑气开 [2020/7/2]
下一篇:没有空调的古代,怎么度过炎炎夏日? [2020/7/9]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0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