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动态
大 事 记
文明创建

 

 

 

韶民俗|古代冬季御寒之术
[ 发布日期:2021/1/2    阅读次数:1994    改变字体大小:      ]


今冬最强寒潮即将来临,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对于现代人来说在室内有空调,甚至有地暖、暖气的加持,只要不在室外久待,基本都是挺温暖的。那么在古代,经济水平和居住条件都远不如现代,人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御寒保暖的。



古代取暖小工具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熏炉、手炉、足炉等,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民俗馆馆藏 铜手炉三件)


(民俗馆馆藏 铜手炉)


   手炉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手”、“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手炉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渐衰落,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只在江浙一带还有少量生产。


(民俗馆馆藏 脚炉)


   脚炉的体量就比手炉要大得多,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有点像现在的暖水袋),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因为冬日里人若是静坐不动,会觉得特别冷,地面上的寒气会由腿脚传导至全身,古人便专门设计了一种炉膛较大、炉火更旺的取暖炉,把脚搭在上面烘烤,既不会烧烂衣裤鞋袜,又可踩踏不瘪。除了在家读书闲坐,出门访友或到衙门办公,乘车坐轿时带上一个烧得旺旺的脚炉,腿脚便可烤得暖融融的,十分舒适,是昔日广泛流行的取暖用具。


熏炉


   熏炉其实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盆,上部为罩,镂空,做成花卉图案。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

   文人雅士御寒取暖讲究情调。白居易称熏炉为“别春炉”,有诗为证:“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清代李渔不但用暖炉取暖,还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善于工技的人物,在其《闲情偶记》里专门讲诉如何设计暖椅的经历。他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能放炭炉的抽屉,坐在其上全身都不冷了。


古代取暖的炭火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古人称煤炭为“燃石”,传上古炎帝时已使用燃石。晋人王嘉在《拾遗记》(卷四)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


冬季食补


   

   古时楚人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平民一般会用鬲,贵族则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在器皿下通过柴和炭生火,做出来的食物有点像我们今天吃的火锅。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除了吃以外,楚人还会饮酒抗寒保暖,当时的人们早已发现了酒的这一特点。


   

   在我们吃火锅这两三千年的历史上,涌现了不少文人雅士,比如,爱吃鸳鸯火锅的西汉人刘非,发明了菊花火锅的陶渊明,为涮羊肉火锅命名的忽必烈,相传首创了“风羊火锅”的朱元璋,不过,最爱吃火锅的“好吃嘴”应该非乾隆莫属,有史料记载,他曾创下一个月吃了23种、66次火锅的纪录,还举办了550桌火锅的“坝坝宴”。


以上种种由此可见,

古代虽然没有空调,

但却用着最古朴也是最实用的方式取暖,

他们的智慧使严寒不足为虑。



 
打印本页』 『关闭本窗口
上一篇:活动回顾|红色文化教育主题活动 [2021/1/2]
下一篇:锡质酒壶欣赏 [2021/4/8]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0920号-1